【人民网】通辽市科左中旗:科技赋能“吨粮田” 金秋时节粮满仓
金秋时节,凉风送爽,硕果累累,香气四溢。目前,通辽市科左中旗的秋粮收获已进入高峰阶段。在辽阔的田野上,成片的玉米植株挺拔而齐整,穗大粒满,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繁忙且洋溢着喜悦的丰收画卷。
在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敖林格勒嘎查的玉米种植区,连片的玉米秆上挂满了饱满的果穗。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一系列作业一气呵成。不一会儿,金黄的玉米粒便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运输车,宛如一道壮丽的金色瀑布。

联合收割机在玉米地穿梭收割。关永喜摄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敖林格勒嘎查自2022年起,通过实施土地托管和推广高产密植单产提升项目,实现了科学种植和高效管理,为玉米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托管模式运行,农户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我们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统一进行种植,确保每亩玉米大田收成,种植补贴和玉米秸秆依然归农户所有。农户平时还能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可获得几万元的额外收入。”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敖林格勒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宝音说。

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籽粒装车运送粮仓。关永喜摄
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始终聚焦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质品种及先进技术、强化田间管理以及提升农机服务保障水平,为玉米的稳定生产和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在宝龙山镇整村托管了4700亩土地,经过连续四年的种植,每年每亩玉米产量均稳定在1300斤。今年,我们采用了密植精准化调控技术进行种植,预计每亩还能增产400斤。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有效保障了玉米产量的稳步提升。”合作社托管负责人李静详细介绍了今年的土地增产技巧。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科左中旗以高标准农田为抓手,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转变的进程。
在科左中旗图布信苏木高标准农田,大田玉米采用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种植,从水肥、病虫害智能监测到全程机械化播种收割,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无尽的可能,为粮食增产、农牧民丰收贡献了坚实的科技力量。眼下正是丰收季,农技人员在大田里仔细划定取样区域,对样本内的玉米株数、穗数、穗粒数等进行逐一清点和记录,并测量行距、株距,随机抽取玉米穗进行称重以及测算含水量。
“我们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融合了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垄作扫茬及水肥一体化耕作技术。我们从良种、良田、良机、良法上相结合,打造单产提升型保护性耕作综合技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敖曼介绍着图布信苏木高标准农田科技力量。
经过测算,今年科左中旗秋季玉米测产工作覆盖20个乡镇,随机抽取样点2317个,经测产,玉米亩均产量为1020.44公斤,超额完成84万亩“吨粮田”任务。(张都日娜、杨煜哲、纪祥、关永喜)
附件下载: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