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主要天然林区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任务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2025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主要天然林区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任务实施方案论证会于长春召开。论证专家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冯仁国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冯江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黄铁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孙振钧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雅萍研究员组成。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处长王祎、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副局长王猛、数学与交叉科学处处长沈连成、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副所长李禄军、科研计划处处长王国栋、财务处处长高静、项目主管安丰华、专项任务首席吴东辉研究员和子任务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等50余人共同参会。会议开幕式由李禄军主持。
姜明代表任务牵头单位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指出项目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完善,细化实施方案,为我国土壤动物调查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王祎处长介绍了专项的顶层设计理念与相关管理要求,并从任务管理与启动、中期和验收等环节的注意事项及评估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专项任务能够基于现有基础推动学科发展,并在未来持续关注天然林的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王猛副局长希望专项任务对天然林生态功能评估和土壤健康管理做出贡献,并强调要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科学采样、提高科技创新,重视审计工作问题。
实施方案论证阶段由陈宜瑜院士主持。吴东辉研究员从专项任务背景及意义、总体工作方案、专项任务预期成果、项目预算执行和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对专项任务整体进行了汇报。李辉信教授、刘春香副研究员、张晓珂研究员、张卫信教授和朱冰雪助理研究员分别代表各自子任务对各子任务背景与科学意义、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与监管和组织管理情况等做了报告。论证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对专项任务实施方案汇报提出意见。认为各个子任务实施方案的汇报完整,同时需要从分类标准差异、采样地点代表性、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合理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方案实施。陈宜瑜院士代表专家组总结发言,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期望本项目为满足国家生物资源挖掘和与土壤动物相关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实物材料。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专项任务论证报告。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项目,选择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华中秦岭和西南横断山脉等地,跨寒温带至热带等多个温度带,广泛收集主要天然林区蚯蚓、线虫、螨类和跳虫及蜘蛛等土壤动物样品并建成土壤动物标本库和数据库;鉴定主要天然林区土壤动物物种并制作物种资源清单;全面获取主要天然林区土壤动物多样性数据,编制土壤动物地理分布图和调查报告,为国家收集主要天然林区生物资源和制定生物多样性及相关宏观管理决策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附件下载: